NEWS最新消息

2025/04/12 裝備愛的行動者!社區靈性關懷進階課程點燃關懷心動力

參與課程學員大合照

中國佈道會總幹事趙約瑟牧師

2025.4.12.【台中訊】

靈性關懷進階裝備,為福音深入社區鋪路 

由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臺灣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中華傳愛社區服務協會與中華傳愛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佈道會與思恩堂豐富教會協辦的「社區靈性關懷進階課程」,於2025年4月11日至12日,在台中思恩堂豐富教會盛大舉行。

此次兩日密集課程吸引來自全台北、中、南地區約一百零二位學員參與,學員皆曾接受初階訓練,學員包含牧者以及第一線的社區日照中心與活動據點的同工與志工,帶著實務的經驗再次回到課堂,接受更紮實完整的裝備,尋求在信仰根基上的進一步扎根與成長。 中國佈道會長期致力於福音與關懷並行,積極參與此次課程的協辦與推動,期待能成為眾教會與服事者的後盾,使社區靈性關懷不只是停留熱情,讓「愛心接受專業的訓練」,有根有基的以專業實踐愛的行動。

臺灣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杜明達牧師

史懷哲宣道會執行長蔣寶玲牧師

中華道明修女會總會院長李素貞修女

課程兼容信仰與實務,深耕靈性關懷視野 

課程設計著重於靈性關懷的整體脈絡與實務操作,從社區中常見的靈性議題出發,引導學員學習如何在真實處境中,回應長者及家庭的靈性需要。課堂中,學員探討了如何進行靈性的評估與紀錄,並在分組中實際操練,理解如何從對話中察覺靈性的指標,進而擬定靈性關懷的處遇計畫。 在過程中,講師特別強調:靈性關懷師或關懷員的角色,並非幫助者、指導者或檢驗者,而是如同行路的朋友,是陪伴者、隨行者。在聆聽與同行中,讓對方有空間述說、整理與尋見上帝的同在與安慰。 

針對長者的信仰歷程與靈性成長,課程也帶領大家思考如何活用各類靈性資源,包括目前政府推動的長照2.0政策,讓福音不只是信息,更成為長者生命晚年的盼望與力量。在談及家庭層面時,則深入探討長者家庭結構與功能的評估方式,並以家庭會談為工具,協助學員建立與家屬溝通的敏感度與策略。 

在信仰觀點方面,課程特別延伸至生死議題與宗教文化的理解,邀請不同背景的講者,分享基督教、天主教、佛教與道教中對死亡與喪禮的信仰觀點。此舉幫助學員在面對多元宗教背景的長者時,不以辯論或強勢帶領對方決志為目標,而是以尊重的態度建立信任,並在適當時機溫柔地傳遞福音的信息,使福音真正成為陪伴與安慰的好消息。

本會所屬瑪樂發教會高秀花傳道表示,這兩天的課程對於她在牧養以及關懷長者事工上有許多的啟發和幫助。高傳道談到瑪樂發教會是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教會,愈來愈多的長者來到教會或者協會據點活動,但長輩們仍然感到心裡很空虛,特別是在傳統原民文化中,大家對死的議題仍非常忌諱。如果年輕輩要跟長輩談死亡議題,往往會冒犯到長者,但靈性關懷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透過靈性關懷的裝備課程,讓我知道如何能在臨終的時候,與長輩們談這些重要的問題。

中華福音神學院宣教中心研究員王瑞珍牧師

輔仁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李閏華博士

喜樂家族基金會副執行長鄭麗萍

為愛培力,本會攜手教會同行福音之路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這句話正道出教會進入社區、服事長者的初心與召命。透過此次進階課程,我們看見一群忠心服事者,願意為愛接受培訓、提升專業,讓信仰落實於日常陪伴中,也讓社區據點成為接觸福音、經歷盼望的美好場域。 中國佈道會不僅以協辦身份積極參與,更長期投注於靈性關懷的推動,深知教會若要持續在社區中發揮影響力,唯有整合愛心與專業、信仰與行動,才能真正成為時代的祝福。

此次課程結束後,已有多位牧者與同工表示受益良多,回到服事現場後更有方向與信心。未來,中國佈道會將繼續與眾教會攜手並肩,深化靈性關懷的培訓與網絡建置,讓福音的光透過關懷的行動,照亮每一位長者的心靈,也讓更多服事者在愛中被建造、在行動中見證基督。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黃麗慧博士

學員分組討論1

學員分組討論2

學員分組討論3

學員分組討論4

學員分組討論5

學員分組討論6

學員分組討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