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5/01/08 當心,別惹「麻」煩! 麻疹疫情升溫,做好健康防護

疾管署統計,我國去(2024)年迄今累計3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其中21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含4起群聚),另1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3例、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各2例、泰國及印度各1例,另航空器感染3例。去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5年同期最高,惟低於2019年同期。

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病患及家屬進出醫院,或民眾出入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等,應做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另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落實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另提醒如被匡列為接觸者之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期間每日早晚量體溫1次,並詳實記錄體溫、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若出現疑似症狀時,切勿輕忽或自行就醫,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其安排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另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佩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若未遵守自主健康管理規範者,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及同法第67條規定可處新臺幣6至30萬元罰鍰。

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另建議1981年(含)以後出生者,如獲悉前往東南亞國家等流行地區,可經醫師評估接種疫苗後再出國,以降低感染風險。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消息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

麻疹是甚麼? 

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麻疹的症狀為何? 麻疹的初期症狀與感冒很像,前驅症狀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在前驅症狀3到4天後會出現紅疹。臨床上少數個案也可能沒有出疹或出疹型態不典型。 

麻疹的傳染途徑為何? 

麻疹的傳染力很強,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麻疹的潛伏期為何? 自感染麻疹病毒開始至出疹約7到18天,平均約14天左右。 

甚麼人可能感染麻疹? 

得過麻疹的人,具有終身免疫力。 不曾得過麻疹或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者可產生抗體。但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有可能已隨時間而衰退,致使保護力降低。

出現疑似痲疹症狀該怎麼辦? 

出現疑似麻疹症狀時,應儘速戴口罩就醫,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已被衛生單位通知是麻疹病例的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機關,由衛生機關會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動線,再且全程戴口罩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傳染給其他候診的病人及家屬。

如何預防痲疹感染? 

接種MMR疫苗為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政府公費提供「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請家長按時攜帶幼兒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至流行地區,如須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出發2週前可至衛生所自費接種1劑疫苗。一般民眾赴流行地區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應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擔心被感染的易感族群可戴口罩,並勤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黏膜處。

(資料出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