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訊】2024年6月21日
由財團法人史懷哲宣道會主辦,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傳愛協會豐原日照中心以及傳愛協會北屯日照中心共同協辦的「社區靈性關懷訓練課程」,6月21, 22日連續兩天,於台中思恩堂傳動教會舉行。此課程由史懷哲宣道會邀集醫師、靈性關懷資深督導、資深社會工作人員等人擔任講師,目的在於培訓初階的靈性關懷人員,未來可以在社區中擔任靈性關懷服務。來自北中南各教會的牧長、日間關懷活動據點以及日照中心的照服員、醫院關懷師、護理師、社工師、志工等,超過一百五十人參與。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政府積極地推動長照2.0服務,加強在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身心照顧。然而,關懷不只有身心,應該還包括「靈性」照顧,是身心靈的全人關懷照顧。能夠滿足他人靈性需求,是每一個領受福音的人的使命,「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 但是,充滿愛心的助人者,一定要接受專業的訓練,關懷工作才能發揮果效。故此課程將讓學員們養成會談同理的能力,並從不同的面向和階段認識靈性照顧,然後切入核心的靈性議題並留意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的差異。關懷並不是單打獨鬥,所以也要懂得運用社區的資源,最後釐清關懷者的倫理界線與懂得自我照顧,讓助人者的工作能長久。
連續兩天的課程,講員們以專業學理再加上在醫院、社區服務場域的服務經歷,傳授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的內容。史懷哲宣道會執行長蔣寶玲牧師以「臻至靈性平安」,引領學員認識靈性議題就是生命議題,要知道「你的死期快到了」,並開始為死亡作準備。在靈性關懷的執行面當中,重要的「不是你做了甚麼」,而是探究「你存在的意義為何」? 台灣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中思恩堂杜明達牧師,以「跨越族群和文化的靈性關懷」為題,帶領學員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及文化的獨特性,因此當靈性關懷人員面對不同族群文化時,要具有跨文化的敏銳度,從而對不同文化族群進行適妥的靈性關懷。
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系副教授李岳庭「誰在說話? 社區靈性關懷會談能力的養成」。李岳庭談到,不論是一對一或家庭成員的會談,基礎是在於「認識自己」,建構出「技術層面、知識層面以及態度層面」,養成專業的會談能力。當我們在關懷諮商輔導他人時,可以透過繪製家庭圖,了解被諮商輔導者的家庭結構,進而有助於深入了解其生命經歷。而在溝通技巧方面,「留心的看、積極的聽、感情的說以及停下手邊的工作」,留意觀察非語言的肢體動作傳遞出的訊息、積極的聽包括聽語意和聽情感,在聽的過程中不要給意見或解決方法,因為有時候靜靜地傾聽對方的敘述之後,「在講述的過程中,無形中就釋放了情緒壓力」。
傳愛社區服務協會秘書長楊惠琳談到「第一線工作者的倫理」,首先要認識靈性關懷工作者應該扮演的角色與責任,透過傾聽、祈禱和靈性指導,給予受助者情感上精神上的支持,幫助個人面對生活中如疾病、失落、壓力等危機的挑戰。這樣的服務是需要與受助者建立信任關係,確保受助者被理解並感受到被支持。當然,這並不是單打獨鬥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工作,靈性關懷工作者應該結合醫療、心理、社工等專業人員的合作,甚至要懂得尋找到相關團體組織或政府提供的資源協助。具有愛心與同理心是基本,但由於靈性關懷工作者是深入受助者的生活,故要謹慎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不可將其機密資訊外洩。另一方面也要保護自己,設定關懷的界線和獨立性,以避免角色混淆以及讓受助者過度依賴幫助者。
傳愛社區服務協會長青服務部總主任謝雋玲,分享「你我他在團隊的接力與合 作」以及「志工人力資源建構與運用」。謝雋玲談到「助人工作」就是一種關係,是兩個個體共同解決其中一個人的困擾,是契約關係,所以有開始和結束,具有明確目的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最終要幫助受助者達到成長的目標。但更甚於目標的乃是尋求意義。助人者應該引導受助者以新的、客觀的甚至健康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這樣才有可能進而讓受助者了解自我,甚至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謝雋玲總主任在豐原以及北屯日照中心服務前後多年至今,她談到除了專職人員,服務工作的場域其實需要大量的志工。但是擔任志工,並不是有愛心熱忱、有意願就可以快樂地當志工。志工是需要了解服務的倫理規範以及其基本價值。例如像是尊重受助者或案主的自由意志,不應代為作決定,避免傷害其自尊和隱私。志工在服務時,也要了解並遵守機構的規範,以維護機構形象進而實踐機構的使命。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理事長邱仲峰醫師開場,簡介台灣發展靈性關懷的歷史過程。從民國106年開始,史懷哲宣道會承接了國民健康署委託的靈性關懷指引計畫,邀集眾多的醫師、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工作者積極的參與,經過無數次的研討會議後,2017年完成「華人第一版靈性關懷指引」,進入各地醫院推廣使用,也讓台灣成為亞州地區第一個有靈性關懷指引的國家。「人人都有靈性的需求,但人人的需求卻不相同」,透過訓練課程裝備靈性關懷人員,將靈性關懷有技巧的帶入社區滿足需求。
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父的賴允亮醫師以「靈性議題面面觀」,帶領學員認識靈性、安寧及末期病人的靈性困擾及靈性需求、靈性與宗教的關係。開場以已故歌手薛岳主唱的歌曲如果還有明天為例,以及已故的樞機主教單國璽的病歿中安息主懷;人如果還有明天或是如果沒有明天,我們會怎麼面對?人生必有苦難(Spiritual Distress),我們如何面對也幫助他人面對? 談到如何照顧靈性的方法,賴允亮提到了維克多˙法蘭克醫師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是探究人類存在的意義;人可以為意義而生,也願意為意義而死。面對無法治癒的疾病,「治癒,並非依靠健康的身體或能力;而更可能的是死亡但是被治癒的」,也就是「死亡,就是一種治癒」,因為在基督裡,死亡並不是終了,而是另一個開始。
浸信會神學院助理教授黃麗慧博士談「助人者的心靈體操」社區靈性關懷人員的自我覺察與靈性成長。不論在任何領域的助人者,即使是家庭主婦,都是長時間不斷的付出。長期下來,都容易因為壓力、缺乏被肯定或沒有成就感而倦怠。因此會造成助人者的服務果效不彰、自我的成就感降低,甚至影響家庭生活及關係的品質,因此助人者認識自我正如聖經中「看自己要能合乎中道」(羅馬書12:3),以及自我覺察就相當重要,以免助人者快速地崩耗。助人者可以透過適度休息、自我檢討、梳理情緒、團隊合作、專業成長以及尋求意義等方式培養出「韌力」。雖然助人者的工作是挑戰的,黃麗慧博士勉勵助人者做好自我照顧以及注重自我靈性的成長,當工作有意義、有價值及有機會服務別人,助人者就是幸福。
蔡尚穎醫師「正視工作與情緒壓力」。壓力的產生,猶如天秤的兩端,是發生事件與自我能力的平衡。如果自我能力低於發生事件,或是人的極限,就會造成壓力。如果要減輕壓力,簡單來說可以曾從增加自我的能力或尋求社會支援兩方面著手。蔡醫師談到其實「壓力」是好的,應該從正向態度看待壓力,如同「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3)。目前的壓力是面對未來壓力的智慧,適當的壓力有意心智。重點在於如何面對壓力的處理策略,有效的紓解壓力。
連續兩天的社區靈性關懷課程後,受訓的學員都完成了測驗,通過初階靈性關懷人員課程訓練。透過專業的訓練,學員們都收穫滿滿,如同再次被充飽了電力般,期待回到服事禾場上,繼續在助人服事上帶來事奉的果效。誠如邱仲峰醫師所說,「AI無法代勞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靈性的需求與滿足」。我們需要培訓出更多的靈性關懷人員,深入到社區的每個角落,使每一個人在生命的終了時都得到善終,獲得靈性的平安,這平安乃是從至高者上帝而來,而每一個因著領受恩典者,都應責無旁貸的成為宣揚福音好消息的靈性關懷者。